(资料图)
近日,中国气象局宣布将用三年时间,将我国气象探空业务从L波段探空全面升级为北斗探空系统,全国131个探空站到2025年基本完成气象探空业务系统升级换代和业务准入。此举将实现气象探空业务整体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弥补我国气象观测短板、支撑气象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北斗探空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探空系统,由北斗卫星确定探空气球位置,通过布置北斗探空站、北斗探空接收站、探空远程中继控制站,获取稳定可靠的连续性数据。相较于第二代L波段探空系统的1次放球获取1次大气廓线观测数据,该系统采用的往返平漂技术实现1次放球获取2次大气廓线观测数据和4小时时长的平流层观测数据,打破了上百年的高空观测模式。
北斗探空系统将现有高空风的测量准确性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为数值预报和天气分析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数据。同时往返平漂技术将实现高性价比获取平流层气象资料,对于气候数据分析和数据集研制应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升级换代,北斗探空的数据传输也迎来革命性变革。目前,通过构建“云+端”地-空物联传输模式,突破信号跨区接收和全网统筹控制的关键技术,打通国家级和台站的上下行通信链路,实现对重点区域的目标观测,实现与预报和服务紧密协同。
广东是北斗探空系统组网观测示范业务化试点省,在近一年的试点过程中施放2800余次,北斗探空系统数据可靠,测量结果可对标世界气象组织探空天气观测最高目标,在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经济日报记者 郭静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