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身份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其中京沪超过4万元。下面大家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31省份上半年人均收入公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1省份上半年人均收入公布
国家统计局网站8月1日公布了31个省份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从数据来看,有8个省份上半年人均收入超过了2万元,其中京沪超过了4万元。
国家统计局此前7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名义增长6.5%,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加快2.0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7元,同比名义增长5.4%,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同比名义增长7.8%,实际增长7.2%。
分省份来看,有9个省份的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和重庆。其中,前八个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2万元,且全部来自东部地区。
上半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70元,同比增长9.9%,人均收入位居第一。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22元,增长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18元,增长13.9%。
北京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了4万元大关。上半年,北京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58元,同比增长5%,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
上海和北京作为城市经济体,城镇化率高,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十分发达。近年来,我国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京沪是这些高收入行业、岗位十分集中的城市。此外,京沪的总部经济都十分突出,比如北京坐拥大批央企总部和民企巨头的总部,上海则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江浙、安徽、福建等地大量民企巨头总部迁入。整体来说,两地高薪岗位多,吸引了大量人才集聚,居民的平均收入也高。
上半年,浙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317元,位居第三。浙江县域经济十分发达,每个县都有自身比较好的特色经济、块状经济,不仅人均收入高,而且城乡差距小。
数据显示,上半年,浙江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728元和23126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72,比一季度缩小0.07。
浙江之后,江苏、天津和广东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2.5万到2.8万的区间,分列第四到第六位。福建和山东也超过了2万大关。今年上半年,有8个省份上半年人均收入超过了2万元,比上一年多1个。其中,山东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达到20309元。
什么是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即每一位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福利。经营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是全部经营收入中扣除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之后得到的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将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住房等非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交由其他机构单位、住户或个人支配而获得的回报并扣除相关的费用之后得到的净收入。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性
1、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一个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收入越高,人均入代表着国民经济越发达,可支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2、反映社会公平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含义高低也反映了一个或地区的社会公平程度。收入分配不均,重性即富者愈富,人均入穷者愈穷,可支将导致社会不稳定,配收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含义均衡则能够保证社会公正。
3、推动消费升级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性增长,将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消费升级是指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转移,这将促进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4、促进社会进步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将促进社会进步。高收入的人群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我提升和社会服务中,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