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 正文
简讯:三国演义:扶不起的阿斗饱受诟病,被推上群雄争霸的舞台,却能全身而退
来源:顶端新闻  时间:2023-05-29 17:51:35
字号:

#顶端作家造星计划#

我国正史记载的500多个帝王中,有很多雄才大略的明君,秦始皇统一中原,创造朝政,汉武帝开疆拓土为民族争夺生存空间,唐太宗开创盛世繁荣,赵匡胤的“君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迎来知识分子最美好时代,也是文化最繁荣时代。

#顶端夜读#


(资料图片)

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既然有明君,那么也少不了昏君,否则朝代更换就不会那么频繁了。

提起昏君,历史上真不少,“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修建京杭大运河的隋炀帝,割让燕云十六州的石敬瑭,“书画双绝”宋徽宗,“蟋蟀皇帝”朱瞻基,“木匠皇帝”朱由校等。

这些不理朝政的昏君中能够得到善终的很少,陈朝的陈叔宝算一个,汉献帝刘协算一个,最著名的德善终亡国君当属后汉蜀帝阿斗刘禅。

本篇文章,我们来谈谈昏庸得出奇的“阿斗”,这个阿斗的“昏”和其他亡国君有本质不同,那么阿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纵观历史,刘禅是一个少有的昏君,其实,他的“昏”不在于坏,而是他为人太过老实,可谓出奇地昏庸。

我们常说,一个国君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前程,如果百姓拥有谋略过人的国君,自然幸福;可是如果遇到一个昏迷的国君,那显得有些倒霉了;我们现在的口头语“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说的正是他。而刚好,他的百姓很不幸。

孔明在世时,刘禅按照父亲刘备的话把他当作第二个父亲。当然,实权就在孔明手上,他不乐意也得听从;孔明事事操心国家,整天忙得顾不上睡觉,吃不好饭;刘禅却不用每天耗费脑力,天天好菜好饭伺候着终日开开心心。

当然,他也不是整天不干事的,遇到国家有事情,他偶尔会用心,比如,当初父王去世,曹兵乘机来袭击他国,因为这是孔明正闭关中,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很是着急,后来来到相府探望孔明,为的就是讨对策。

虽然,这次孔明告诉他退兵的对策了,可是他依旧对孔明不放心;当孔明多次击败司马懿一方后,正准备乘机夺取长安。可这时刘禅却中了敌方的反间计,关键还听信了;认为孔明这次大胜,他日必然夺取皇位。

为此,有人替他出计谋,让孔明立刻回城。当孔明奉旨回来后问他原因,可他却说不出来。最后就说自己想孔明了,这才让他回来的。你看,多可笑啊!

不过,还好孔明在世,他也多是听他的话,尽量远离小人,而那些宦官也不敢出面干涉太多政事。可后来孔明离世后,这情况就变了。

特别是蒋琬等贤臣一个接着一个离开后,他就被黄皓等宦官给迷惑了,终日沉迷于色中,也不管朝政等事了。这下就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百姓生活也不得意。

姜维是蜀国末期的顶梁柱,是位忠心之人,他在外击败敌人无数次。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可是正当他努力在前线作战,后来被敌方困住了。

可突然就接到了数道诏书,命令他立刻回城;后来才知道是黄皓这小人陷害他,说他从来没有战胜过。哎,这国君真是昏庸极了!

可见,遇到这样的国君,不仅是百姓的不幸,更重要的是对这些有才干之人的伤害啊!国家不可一天没做主的人,可如果都是刘禅这种君王,那么不要也罢了。

历史就是昨天故事,历史也是经验总结,我们回顾魏晋三国历史,特别是经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史书渲染和编撰,以及后世人带着各自阶级历史眼光,有很多观点终究是偏颇的。

笔者认为“阿斗”刘禅的“昏”是庸、是笨、是蠢是智商问题,绝不是人品问题,没有纣王的暴戾,没有胡亥的狠毒,没有汉成帝荒淫;阿斗不具备帝王的见识和能力,却诸葛亮被推上历史群雄争霸的舞台;这条路阿斗跪着也要走完。

昏庸出奇的阿斗,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君王决定国运,阿斗是蜀国命运的藩篱,他虽然弄丢了蜀汉,却是一个明哲保身“明主”。

有人问他“想蜀地吗?”,他回答“不想”,嘿嘿,这就是一个“不朽”的阿斗,一个“乐不思蜀”的阿斗;一个保守诟病的阿斗,能全身而退得擅自,作为个人命运来讲,阿斗是一个聪明的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