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 正文
艺评丨李向明:增知与励志
来源:红网  时间:2023-04-06 10:48:14
字号:


(资料图片)

增知与励志

——评“青藏高原来了科考队”丛书

文丨李向明

有感于向青少年普及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简称“青藏科考”)的必要性,青年作家杨丰美在采访近20位科学家的基础上,阅读了大量与青藏科考相关的文献,推出面向青少年的“青藏高原来了科考队”系列丛书,全套三册:《探秘无人区》《百变藏东南》《挺进第三极》。

这套丛书提供了开阔的知识视野,以生动而有亲和的文学语言,让青少年读者随着科考队员们来到人类秘境青藏高原,进入中国自然资源宝库,了解那里的各种神奇物种和自然奇观。与一般科普读物不同,它并非单纯地介绍知识,而是带领读者进入科考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内容引人入胜。《探秘无人区》将读者带到羌塘高原、阿里高原、可可西里等无人区,那里土地荒凉贫瘠,多盐湖,水源缺乏,气候恶劣,却从不缺乏生机,不仅有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盘羊、棕熊以及众多珍禽异鸟,还有种类繁多的植物,它们在广袤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着。《百变藏东南》领着读者走进神秘美丽的藏东南,揭秘大拐弯、三趾马的“美丽时代”,探险横断山、南峰,穿越大峡谷,探究多姿多彩的动植物王国。《挺进第三极》则讲述了科学家们上登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下探地球深部极地的冒险探秘。

丛书在呈现自然知识的同时,还展现了青藏科考的不凡历史和卓著成就,一次次刷新人们对生命禁区的想象与偏见。比如,科考队在藏东南发现野生小麦,为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在吉隆盆地发现三趾马化石,证明1000多万年前的吉隆物种丰富。青藏科考领域是全方位,除对生物的发现外,也有地理、地质上的发现。青藏高原地势起伏大,垂直海拔跨度大,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到东北的土壤类型,成为我国甚至在世界上都极为特殊的一个自然地域。土壤研究成为一项贯穿始终的重要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就组织了多次西藏高原土壤调查。1973年科考队组建之初便建立了土壤专业组,队伍逐年扩充。他们分头行动,多路并进,展开更为全面深入的考察,从土壤形成因素、过程、特点、分类及分布规律等方面,对西藏高原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成果丰硕。如在可可西里,发现“枕状玄武岩”,并提取到岩芯,填补了这一地区地理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空白,获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贯穿这三本书的主线是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给读者带来向上向善的阅读体验,让青少年读者了解这段峥嵘历史,知道中国科学发展道路上有这么一批忠贞爱国、团结协作、不畏艰险、乐于奉献的老科学家在默默地付出,从中接受精神的洗礼。青藏科考队是一群怎样的人?新中国建立以来,青藏科考事业发展的步伐显著加快,组织了冰川、冻土、河流、湖泊、森林、草原、土壤、土地利用、鸟类、鱼类、哺乳类、两栖类、昆虫、农业、大气、地球物理、地质构造、古生物、地热、盐湖等不同专业领域的考察,有2000多科研人员参与其中。初步探讨了有关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资源环境等理论问题,为青藏高原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成果荣获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等重大奖项。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低寒的气候、险峻的地势、稀薄的空气以及大片的无人区,给科学考察带来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力。在科考过程中,缺粮断炊、交通事故、生病受伤等都是家常便饭的事,更不用说长年累月需要忍受的孤独与寂寞。如有一次科考队在阿里时,车子陷在河滩里,无从呼救,只好在野外经过一晚的冰冻,等早晨河滩变得僵硬起来才能将车子驶出。队员无法生火做饭,忍受饥饿,在冰天雪地里过夜。许多科学家在科考队一干就是几十年,从青丝到白发,用青春和健康,乃至生命,投身到这项关乎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之中。在高寒低氧的山峰,他们面对极地、泥沼、冰川,日夜坚守。在无人区,他们几乎每天遭遇风雪、意外、饥渴等艰难险阻,却从不畏难。冯祚建20多岁就开始参与青藏科考,主要工作是动物分类。1949年之前,仅有少数几个国外人在青藏高原考察过动物,有记载的兽类不到50种。30多年间,冯祚建跑遍了青藏高原的东西南北中每个方位,平均每隔一年带着队友们跑一次野外,发现的动物达130多种。在国内鼠兔科动物中,青藏高原特有的约占70%。在20世纪80年代的“出国热”中,冯祚建抵制诱惑,始终坚守自己的选择。1997年本该退休的他,延长工作5年,共培养出4名硕士和6名博士。植物学家郭柯是一位新三届学子,大学毕业不几年加入了青藏科考队自然地理组,先后30多次深入高原腹地和周边山区,从事对青藏高原植被的研究和自然保护,成果众多。所带的十多名学生,大部分都在从事与青藏高原植物生态有关的研究。何希吾夫妇因长期在野外考察,只能将孩子放在老家由父母养育,几年不见,孩子已经不认识他们……

青藏科考队员们的感人事迹和献身精神,树立起了一座科学探索的丰碑,这无疑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世界屋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