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林依淇(华南理工大学)
对爱情的追求是否存在一条“年龄标准线”?近日,一则“60岁阿姨和男网友奔现被骗2300元”的新闻引起网友关注。据@重庆广电-第1眼报道:近日,重庆沙坪坝,60多岁的曹嬢嬢在网上和一名男子聊了一个多月后“奔现”。男方邀请曹嬢嬢到磁器口古镇游玩,期间主动帮她提包,非常“绅士”。然而,不一会儿,男子以订餐为由,连人带包消失了。据警方透露,该男子是一名惯犯,专约单身女网友见面伺机行窃。
部分网友对阿姨高达60岁还沉迷爱情、执着奔现的行为表示不解,并表示希望网恋对象的诈骗能够敲醒阿姨的“恋爱脑”。诚然,过于相信网恋对象最终导致了阿姨被骗走2000元,这的确值得其吸取教训、提高警惕。但在苛责阿姨“恋爱脑”之后,我们不妨借此提出疑问:为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依赖于虚拟聊天空间中的“爱人”,甚至不惜失去个人理性的判断力?老年人的情感诉求应该被给予更多关注,给予应有的重视与回应。
这并非第一起老年人网恋被骗事件。随着网络与智能手机在老年群体中进一步普及,跨越时间与空间界限的网络聊天一步步代替现实聊天,成为部分老年人构建人际关系网、维持与亲朋好友的联系的必需品。而在熟人社区的人际交往之外,一些老年人亦通过网络聊天的方式寻求更多的“好友”。近年来,老年人因网络聊天受骗的事件不计其数,更有甚者因贪恋网络爱情的温暖而被对方骗取200多万。网聊受骗令老年人失去原先的情感依赖对象的同时,也让老年人深陷于与家庭的矛盾中,难以挽回其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所损失的经济利益。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被自己的家人或是网友打上“恋爱脑”的标签,以嘲弄其竟在聊天对象的甜言蜜语中迷失了自我。
为何饱经社会风霜的老年人反倒在晚年时频频被骗?我们需要回归到老年人网恋的本质,即老年人的情感诉求之上。长期以来,因求职、深造或婚姻等原因,部分年轻人无法时刻陪伴在老年人身边,有时仅在春节长假才得以回家与老人相见。伴随着中国老龄化、少子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逐渐成为社会的常态。在此情况下,一些老人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寻求情感陪伴。或是与三两朋友外出喝茶、或是在家中看电视机里的男女情爱故事,或是和新闻中的老年人一样,在网络空间中找到一个聊得来的“朋友”,并对这个能在生活里长时间陪伴自己的人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感情。“百依百顺”不为过,“一掷千金”也寻常,他们以这种方式消解自己的孤独与寂寞。作为常年在外的子女,我们在苛责老人轻易受骗之前,应关注到老人的无奈:子女不在身旁,年迈的身体又无法支撑他们长时间进行滑雪、球类等年轻人娱乐运动,怎能责怪他们寻求一个情感陪伴?
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引导老人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一方面,这是应对老年人网恋诈骗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多起老年人被骗的案例中,老人家属一直等到诈骗发生才意识到老人有一名“网恋对象”。如若老人愿意更加主动、积极地与家人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分享自己最近的情感故事,也许有更多防诈骗知识的年轻人便能提早意识到“网恋对象”的可疑性。另一方面,这也是维持现代社会“家庭感”的需要。在中国的新春佳节,不少年轻人在抖音等网络平台拍摄自己返乡归家的视频,纷纷表示父母之爱都是“沉默的爱”。平时父母因担心打扰子女工作而尽可能减少联系,归家后才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想念。如果父母更加愿意向子女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表达自己对子女的爱与想念,也许“家庭”便不会仅在新春佳节时才成为“有声的爱”。
固然,有网友认为表达情感诉求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意义的努力”。得知年迈者的孤独与寂寞并不能让子女抛弃所有的现实因素立即回到父母身边,双方还会因为对家人想念而彻夜难眠。但是,陪伴本就不限于实际空间中的在场,既然老年人能够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找到情感依赖,缘何要质疑子女无法通过网络情感空间回馈老年人呢?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考虑如何破除代际差异,与老年人建立积极正向的沟通,让双方都感受到情感联结与情绪反馈。
这需要老年人与子女的共同理解与让步。在网络空间中常见年轻人抱怨与父母或其他亲戚的“无法沟通”,家长的控制欲与孩子的独立思想不断拉扯交锋,最后只会落得两败俱伤的下场,让家庭的爱找不到着陆点。沟通作为家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往往被多方忽视。老人应敢于表达,应愿意理解年轻人的想法;与之同时,年轻人要耐心地向老者说明其无法认同的观念,或是用实际行动向老年人证明自己的独立性,也要理解部分老年人的思想受到成长时代背景的影响具有局限性。无论如何,只有双方都能够保持沟通的平衡,才能让双方都意识到情感诉求的存在,并回应对方的爱与想念。
网络诈骗带来的不仅仅是可见的经济损失,还包括老年人所失去的一名情感联结对象。虽然聊天对象自始至终对老人报以恶意,老人在聊天过程中投入的情感却是真实的。老年人的情感诉求不应被漠视,尤其是在老龄化程度加深的当下,“安度晚年”并非仅是物质上的安好,还应有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如若只是限于金钱的圈子里规训老人,又如何避免老人在孤独时不慎踏入同一条河流?